2025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492分,(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78分。
2、在外省: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44分、文科447分;在江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43分、历史类459分;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29分、物理类444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专科) | 历史类 | 429 | 60391 | 200 |
物理类 | 444 | 202137 | 200 | |
广西(专科) | 物理类 | 376 | 157367 | 200 |
历史类 | 389 | 58342 | 200 | |
江西(专科) | 物理类 | 443 | 155704 | 240 |
历史类 | 459 | 54944 | 270 | |
四川(专科) | 理科 | 444 | 212778 | 150 |
文科 | 447 | 85022 | 150 | |
新疆(专科(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140 | 65668 | 140 |
文科 | 239 | 13574 | 140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492 | 178059 | 492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578 | 77921 | 269 |
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业余科技大学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是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和浙江省首批专升本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学校现有高教园区校区、鹿城校区、瓯海校区、瑞安校区、永嘉校区等五个校区,校园总占地超1300亩,在编教职工超900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设有智能制造学院、设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字经贸学院、鹿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瑞安学院、永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秉承“厚德长技,励学敦行”的校训,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遵循“与国家发展同频,与区域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与国际顶尖接轨”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设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工匠人才”的办学实践,被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学校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开辟“分布式”办学赋能发展新路径。全面嵌入温州大都市区和产业集聚区,政校行企联动打造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职教共同体。高教园区校区凸显示范引领作用,以群建院建设二级学院,校企1:1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实训综合体和创新综合体;瑞安学院下沉县域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毕业生留瑞率连续五年超65%;设计学院嵌入园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引领带动温州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永嘉学院对接中职打造中高职衔接共同体,是全国首个中高职一地式一体化办学的高校;鹿城学院建设育训结合的社会服务培训基地,与市经信局联办全国首个由高校运营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获评国家级示范平台、全国优秀公共服务机构,连续七年获省中小企业服务优秀平台。牵头成立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应用服务联盟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联盟,牵头成立的长三角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被列入教育领域长三角公共服务重大平台。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位列2021年中国高职院校改革活力指数科技创新榜第一名。设有国家、省、市、校四级研发平台59个,其中获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校企共建省级企业研究院(中心)28家,企业研发中心199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业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第一,国内专利转让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6位、全国高职院校第1位。每年为企业解决难题600余项,近五年科研等社会服务总经费超2亿元,服务企业50000余家,年培训超30000人次。学校与1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50多个行业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10个,吸引县域政府投资超30亿元、企业等投入超2亿元。学校获批总额2.17亿元全国首批教育强国产教融合项目,获批全国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典型案例2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