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北京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606分。
2、在外省:在新疆(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4分,(本一(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95分;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07分;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635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北京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北京工业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627 | 12334 | 465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606 | 9678 | 434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86 | 17944 | 427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628 | 6977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94 | 6080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617 | 12677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95 | 8754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62 | 19853 | 380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88 | 2294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77 | 31080 | 448 |
河南(本一) | 理科 | 608 | 18642 | 511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597 | 9270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620 | 9701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607 | 11707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602 | 10181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632 | 11188 | 462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607 | 12731 | 368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49 | 11329 | 471 |
宁夏(本一) | 理科 | 541 | 2226 | 432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73 | 3143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82 | 36192 | 444 |
山西(本一A) | 理科 | 586 | 11144 | 506 |
山西(本一A1) | 理科 | 557 | 20584 | 506 |
陕西(本一) | 理科 | 600 | 9108 | 475 |
四川(本一) | 理科 | 613 | 18625 | 539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635 | 4653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84 | 6420 | 390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95 | 3144 | 390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43 | 27641 | 505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631 | 24589 | 492 |
三、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 ;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9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博士后流动站19个,其中,出站39人、进站41人、在站334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 ,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建校64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19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