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山西工学院?2025年山西工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山西工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山西工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山西省(本二B)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23分、文科453分。
2、在外省: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9分;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90分、历史类514分;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18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山西工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山西工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山西工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03 | 121131 | 465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484 | 35756 | 434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08 | 56230 | 427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11 | 66723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79 | 41502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00 | 148271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63 | 82883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07 | 46925 | 380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63 | 19861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90 | 138648 | 448 |
历史类 | 514 | 30559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89 | 165958 | 39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42 | 54983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488 | 99420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74 | 120789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01 | 85597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08 | 134800 | 462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57 | 73847 | 368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08 | 47446 | 360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43 | 12278 | 371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10 | 8255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1 | 276058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23 | 97398 | 418 |
文科 | 453 | 22701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2 | 77292 | 372 |
文科 | 461 | 22800 | 397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13 | 39823 | 403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05 | 128623 | 459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18 | 33731 | 475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46 | 25993 | 262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04 | 13508 | 262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94 | 54184 | 42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23 | 142235 | 492 |
三、山西工学院简介
山西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21年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山西省西北部,雁门关外、桑干河畔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右玉精神”的发祥地——朔州。学校以工为主,涵盖理、工、经、管、艺5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77.49亩,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当前在校学生9600余人。
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高校+产业研究院+龙头企业/行业”的特色发展模式,以产业逻辑兼顾学科逻辑构建二级学院,聚焦朔州的主体产业布局学科,根据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助力地方企业发展,致力于提升学生工程认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具有较强学习力、思辨力和行动力和“工程化、智能化、管理化”特质的应用型人才,稳步推进工程特色鲜明、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学校的服务定位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做好朔州的事情”。结合朔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在教师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科学研究和产业行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高水平服务。建校两年来,学校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8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83项;获批工信部首批本科院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煤炭绿色开采与资源综合利用产教融合基地入选山西省“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补充储备名单;获批山西省陶瓷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与大同大学共同推动的陶瓷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有力服务地方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市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