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2025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哈尔滨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70分、历史类497分。
2、在外省: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59分、文科521分;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5分、物理类528分;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22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哈尔滨理工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哈尔滨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70 | 46017 | 465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522 | 27234 | 434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6 | 15693 | 428 |
物理类 | 532 | 42744 | 427 |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77 | 26068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46 | 17010 | 370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00 | 39165 | 428 |
物理类 | 555 | 64060 | 44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44 | 29015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90 | 58771 | 380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82 | 15570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16 | 98499 | 448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59 | 61939 | 511 |
文科 | 521 | 25688 | 521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570 | 14906 | 360 |
历史类 | 497 | 9605 | 410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64 | 38679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41 | 48114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79 | 20356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79 | 49218 | 462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495 | 12482 | 400 |
物理类 | 528 | 40601 | 368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482 | 25930 | 471 |
文科 | 481 | 6914 | 478 |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69 | 8304 | 432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99 | 9560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19 | 133391 | 444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505 | 44723 | 418 |
陕西(本一) | 理科 | 501 | 44641 | 475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40 | 34239 | 403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67 | 52970 | 539 |
文科 | 531 | 19272 | 529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71 | 19242 | 475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13 | 11847 | 262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48 | 25473 | 505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26 | 139505 | 492 |
三、哈尔滨理工大学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4个校区,其中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校区,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设有威海校区,西校区为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总占地面积164.44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6.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72.7万册,电子图书199.1万种,电子期刊36079种。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龙江可持续振兴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有组织科研,依托各级科研平台,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由国家高层次人才牵头,组建战略性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面向工业制造实际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和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9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2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069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43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