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72分、历史类375分。
2、在外省: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16分、文科369分;在河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40分、物理类406分;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430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专科) | 物理类 | 372 | 266720 | 200 |
历史类 | 375 | 87856 | 200 | |
河北(专科) | 历史类 | 340 | 151045 | 200 |
物理类 | 406 | 269039 | 200 | |
江苏(专科) | 历史类 | 403 | 18733 | 260 |
物理类 | 423 | 36805 | 220 | |
四川(专科) | 理科 | 416 | 240710 | 150 |
文科 | 369 | 144399 | 150 |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430 | 230096 | 269 |
三、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1997年1月更名为安徽省工业经济职工大学,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原安徽省工业经济职工大学基础上改制而建,由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和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共建,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领导和管理为主,业务上由省教育厅指导。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联合培养专升本人才试点院校、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标杆校、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模范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等。
学院主校区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有东区(合肥市祁门路66号)、西区(合肥市桐城南路410号)、半汤校区(巢湖市半汤镇花园街2号)共三个校区,总占地531.39亩。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万余人,现建成地质勘查、珠宝玉石鉴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数字财税、电商直播、学前教育等8个校内综合实训中心共113个实验实训室和121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余亿元。其中,校内建有1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首批示范职业资格与技能鉴定所、7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9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及荣事达智能家电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余亿元,馆藏纸质、电子图书资料(折算)100余万册。
建校40年来,尤其是建院20多年来,学院积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立足安徽、依托行业、融入长三角、面向全国,遵循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走内涵、质量和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了鲜明的“三元融合”(行业、学院、企业)特色办学模式、“一特两主”(自然资源类专业为特色、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专业体系、“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三业内核”(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特色校园文化。建校以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多名人才,涌现出以“大国工匠”朱恒银校友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历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赛绩一直稳居全省74所高职院校前列和全国第一方阵。2007年以来,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0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86项,二等奖198项(含1项银奖),三等奖182项(含2项铜奖)。尤其是2019年以来,学生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珠宝玉石鉴定赛项”一等奖,也标志着我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均在90%以上,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始终保持着“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