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5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452分,(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262分。
2、在外省: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77分、文科389分;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09分、历史类468分;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404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487 | 144074 | 465 |
历史类 | 479 | 38249 | 462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08 | 74568 | 370 |
历史类 | 432 | 21275 | 421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487 | 47417 | 428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13 | 124558 | 371 |
历史类 | 405 | 50196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09 | 129904 | 380 |
历史类 | 468 | 31039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53 | 22416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77 | 159751 | 448 |
历史类 | 488 | 43688 | 449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465 | 33021 | 432 |
物理类 | 477 | 108570 | 437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54 | 147927 | 422 |
历史类 | 464 | 41618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78 | 113219 | 448 |
历史类 | 494 | 34945 | 463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77 | 57169 | 360 |
文科 | 389 | 17878 | 381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05 | 19783 | 371 |
文科 | 472 | 5208 | 419 | |
青海(本二) | 文科 | 411 | 4659 | 382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52 | 298114 | 444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262 | 631360 | 150 |
山西(本二C) | 理科 | 415 | 5971 | 418 |
文科 | 438 | 3515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21 | 99328 | 372 |
文科 | 440 | 30447 | 397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04 | 41433 | 403 |
天津(本科B) | 综合类 | 495 | 40112 | 475 |
新疆(本二) | 理科 | 278 | 39150 | 262 |
文科 | 337 | 10709 | 304 |
三、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简介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始建于2002年,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并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学校由聊城大学和国有企业聊城市财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21年4月顺利通过山东省高校设置委员会核验,拟转设为“聊城理工学院”。学校先后获评“山东省省级花园单位”“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安全研究与科普基地”“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等。
学校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地、企协同育人模式,持续深化产学研教融合,现有4个专业分别与青岛青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恒邦教育有限公司等实现了专业共建、联合培养。加深与山东省翻译协会、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瑞德(青岛)电商产业园等协会(园区)的合作,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共建发展平台,带动学科专业跨越式提升,助力产业与教育融合。与青岛青软集团、济南阳光大姐等知名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9个,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在教学实践研究、学生实习实训等多方面合作良好。
学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部分专业探索并实践“2.5+1.5”“2+1”“3+1”分段式、导师制、双导师制等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实习、创业深度对接、联动发展,有助于学生将学习理论实践化,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适应期,为企业带来了短期效益和长期的人才储备,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历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761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