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湖南工学院?2025年湖南工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湖南工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湖南工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76分、历史类483分。
2、在外省:在宁夏(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11分;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2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81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湖南工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湖南工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湖南工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03 | 28215 | 462 |
物理类 | 513 | 108733 | 465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456 | 41255 | 434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02 | 59620 | 427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85 | 15247 | 431 |
物理类 | 526 | 56371 | 449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85 | 38906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10 | 130570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96 | 58830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74 | 70006 | 380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81 | 15788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8 | 110329 | 448 |
河南(本二) | 理科 | 501 | 146167 | 39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46 | 53494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22 | 71108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76 | 118172 | 422 |
历史类 | 483 | 32241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23 | 62440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13 | 128299 | 462 |
历史类 | 510 | 36096 | 478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60 | 72347 | 368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77 | 57169 | 360 |
文科 | 406 | 15818 | 381 | |
内蒙古(本二B) | 理科 | 361 | 61828 | 360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11 | 18509 | 371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66 | 14059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76 | 239024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41 | 85194 | 418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1 | 77458 | 372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28 | 36833 | 403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7 | 98464 | 459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18 | 33731 | 475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49 | 25378 | 262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00 | 14374 | 262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3 | 61358 | 42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10 | 157729 | 492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488 | 181519 | 269 |
三、湖南工学院简介
湖南工学院坐落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衡阳市,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升格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12月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整体并入,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立足衡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重点面向现代工业企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1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75万余册。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产学研合作紧密。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6项;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5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08项,出版学术专著144部;获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含规划课题、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等)418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6项。学校以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重点,围绕地方、行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式、两嵌入式等协同育人机制,先后与中广核、大亚湾、岭澳等多家核电站、苏州热工院、皇朝家私、杭州全盛机电、上海恒企教育、新欧鹏集团、湘窖酒业、深圳联得装备、力特实业、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等309家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设立奖助基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加强先进制造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智慧安全与人工智能控制工程等9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