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兰州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兰州文理学院?2025年兰州文理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兰州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77分、物理类441分。
2、在外省:在新疆(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37分、文科306分;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47分、历史类477分;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449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兰州文理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兰州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兰州文理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491 | 33068 | 462 |
物理类 | 507 | 116844 | 465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89 | 17286 | 428 |
物理类 | 520 | 49340 | 427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477 | 12636 | 421 |
物理类 | 441 | 59009 | 370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74 | 17335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95 | 130622 | 448 |
历史类 | 520 | 27790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70 | 198702 | 396 |
文科 | 483 | 50315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18 | 64102 | 360 |
历史类 | 450 | 16483 | 410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491 | 96861 | 437 |
历史类 | 493 | 24028 | 432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47 | 157289 | 422 |
历史类 | 477 | 35117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99 | 87944 | 448 |
历史类 | 506 | 28485 | 463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499 | 146448 | 462 |
历史类 | 514 | 34139 | 478 |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450 | 18311 | 400 |
物理类 | 453 | 75911 | 368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09 | 47133 | 360 |
文科 | 416 | 14559 | 381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25 | 15604 | 371 |
文科 | 451 | 7134 | 419 |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53 | 16023 | 343 |
文科 | 420 | 4070 | 41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49 | 305440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23 | 97398 | 418 |
文科 | 473 | 17229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8 | 72646 | 372 |
文科 | 468 | 20497 | 397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05 | 128623 | 459 |
文科 | 504 | 36484 | 457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37 | 27767 | 262 |
文科 | 306 | 13983 | 304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0 | 63338 | 420 |
文科 | 505 | 32642 | 480 |
三、兰州文理学院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甘肃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口支援院校,“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创始成员,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甘肃省新时代语言文字示范校。
作为全省唯一聚焦文旅产业的应用型大学,学校是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秘书长单位,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省非遗保护协会秘书处单位。依托甘肃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现代文旅国际产业学院”,创新校政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对接产业、对接企业,校企合一、理实合一”的文旅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授予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敦煌舞人才、戏曲人才培养基地,美术、舞台艺术创作基地等9个省级基地与科研平台,成立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敦煌舞传承发展研究院、非遗研究院、全媒体传播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艺术研究院等5个特色科研平台,建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等7个科研创新团队。与甘肃省文旅厅深度合作,主持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普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文旅骨干人才培训,聚焦区域文化旅游做咨政、定标准、编规划、推样板、促交流、创模式,服务文化旅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4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敦煌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交流,深化产教融合。以建强产业学院、对接做实“服务地方事项清单”等为抓手,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新疆、浙江等省区的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持续推荐优秀学生赴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等国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