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最新排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国排名第512位,仅次于惠州学院;湖北省内排行第25名,仅次于武汉音乐学院;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57名,仅次于黑龙江科技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7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73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394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383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375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28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297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346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321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湖北省内高校排名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排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之上,仅次于武汉音乐学院,排第2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4 | 武汉音乐学院 | 艺术 | 湖北 武汉市 | 省属 | 公办 |
25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理工 | 湖北 十堰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26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师范 | 湖北 武汉市 | 省属 | 公办 |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仅次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排名第157位,排在长春工程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56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157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 十堰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158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 长春市 | 省属 | 公办 |
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建高校、湖北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入选高校、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校园”。
学校扎根十堰、立足湖北,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汽车产业”为己任,走“产学研创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与十堰市、随州市、襄阳市、武汉市经开区、中电金信、龙芯高科、东风商用车、越野车等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2家省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创合作关系。设有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6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批“湖北中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大学科技园”,参与“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连续两年评价为“优秀”。获批以省科技创新群体为代表的1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汽院精神,走“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依法治校、开放活校”之路,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再用五年的时间,在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