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四川大学排名(2025-2022全国最新排名)

更新:2024-12-19 10:52:17 赶考猫

2025年,四川大学最新排名:四川大学全国排名第16位,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内排行第1名;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13名,仅次于同济大学。

四川大学排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四川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四川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四川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四川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四川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5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5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12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1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4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 四川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四川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8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18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9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7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3. 四川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四川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9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19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418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20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25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4. 四川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四川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9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29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29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27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二:四川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四川省内高校排名中,四川大学排在电子科技大学之上,排第1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1四川大学综合四川 成都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电子科技大学理工四川 成都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两电一邮,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三:四川大学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四川大学仅次于同济大学,排名第13位,排在南开大学之上。

综合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12同济大学上海 杨浦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13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14南开大学天津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四:四川大学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