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几位(2025-2022最新)

更新:2025-02-12 10:22:20 赶考猫

2025年,首都师范大学最新排名: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07位,仅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内排行第26名,仅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仅次于嘉兴南湖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首都师范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9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9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89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86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85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 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75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75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74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80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9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3. 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5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15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48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3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综合  师范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二:首都师范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首都师范大学排在中央民族大学之上,仅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排第26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25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北京 朝阳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6首都师范大学综合北京 海淀区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7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北京 海淀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公办

三:首都师范大学在师范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综合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9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市211,双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国重点,省部共建公办
10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市研究生院,保研,省重点公办
1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区双一流,101计划,研究生院,保研,省重点,省部共建公办
1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市研究生院,保研,省重点,省部共建公办
13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市研究生院,保研,省重点公办

四:首都师范大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十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1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个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1个中关村技术转移平台,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8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学校设有109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二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4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72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4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32项。编辑出版有《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