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理工大学最新排名:福建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11位,仅次于信阳师范大学;福建省内排行第9名,仅次于闽江学院;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35名,仅次于中国民航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福建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福建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福建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福建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福建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2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20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3 | 334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2 | 326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1 | 320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 福建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福建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6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65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3 | 288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2 | 256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2021 | 257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 |
二:福建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福建省内高校排名中,福建理工大学排在厦门理工学院之上,仅次于闽江学院,排第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8 | 闽江学院 | 理工 | 福建 福州市 | 省重点 | 公办 |
9 | 福建理工大学 | 理工 | 福建 福州市 | 省重点 | 公办 |
10 | 厦门理工学院 | 理工 | 福建 厦门市 | 省重点 | 公办 |
三:福建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福建理工大学仅次于中国民航大学,排名第135位,排在厦门理工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34 | 中国民航大学 | 天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135 |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 福州市 | 省重点 | 公办 |
136 | 厦门理工学院 | 福建 厦门市 | 省重点 | 公办 |
四:福建理工大学简介
福建理工大学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学校,并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0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新一轮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2023年6月,教育部同意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2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6个,国家级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1个。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服务社会卓有成效。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8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4项(含转入14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其中主持项目1项,子项目6项),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1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45项;建有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等部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9个,获授权发明专利630项;获省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49项,其中省级科技奖43项(含一等奖8项),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