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理工大学最新排名:陕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79位,仅次于北京舞蹈学院;陕西省内排行第20名,仅次于西安美术学院;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49名,仅次于上海电机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陕西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陕西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陕西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陕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4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44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385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371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347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 陕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28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335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346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343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理工 | 省属,研究生院 |
二:陕西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陕西省内高校排名中,陕西理工大学排在西藏民族大学之上,仅次于西安美术学院,排第20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9 | 西安美术学院 | 艺术 | 陕西 西安市 | 省属,保研,八大美院 | 公办 |
20 | 陕西理工大学 | 理工 | 陕西 汉中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21 | 西藏民族大学 | 民族 | 陕西 咸阳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三:陕西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陕西理工大学仅次于上海电机学院,排名第149位,排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8 |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 浦东新区 | 省属 | 公办 |
149 |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 汉中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150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浙江 宁波市 | 公办 |
四: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7个省级教学团队,16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领域、行业或部门的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二、三级教授18人。建有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20余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