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理工大学最新排名: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18位,仅次于河南大学;上海市内排行第12名,仅次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35名,仅次于南京邮电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上海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上海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0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07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0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00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9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7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7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7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76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78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9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9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9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87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上海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上海市内高校排名中,上海理工大学排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之上,仅次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排第12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语言 | 上海 虹口区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12 | 上海理工大学 | 理工 | 上海 杨浦区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3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上海 浦东新区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三:上海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上海理工大学仅次于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35位,排在广东工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4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南京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35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6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上海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拥有20个国家级和52个省部级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和4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九个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大一流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学校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重创新、贴行业”。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