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州学院最新排名:德州学院全国排名第550位,仅次于宝鸡文理学院;山东省内排行第31名,仅次于山东航空学院;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141名,仅次于宝鸡文理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德州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德州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德州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德州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德州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9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99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3 | 383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2 | 378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1 | 407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 德州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德州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6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64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3 | 380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2 | 377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2021 | 362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综合 | 省属 |
二:德州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中,德州学院排在泰山学院之上,仅次于山东航空学院,排第31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30 | 山东航空学院 | 综合 | 山东 滨州市 | 省属 | 公办 |
31 | 德州学院 | 综合 | 山东 德州市 | 省属 | 公办 |
32 | 泰山学院 | 综合 | 山东 泰安市 | 省属 | 公办 |
三:德州学院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德州学院仅次于宝鸡文理学院,排名第141位,排在湖南城市学院之上。
综合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0 | 宝鸡文理学院 | 陕西 宝鸡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141 | 德州学院 | 山东 德州市 | 省属 | 公办 |
142 | 湖南城市学院 | 湖南 益阳市 | 省属 | 公办 |
四:德州学院简介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1亿元,馆藏图书243.2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现设有23个二级学院,6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3000余人,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350余人。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高级职称600余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0余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2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和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8个。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服务水平。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黄河运河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强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德州市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全面推进城校融合发展,共建附属中学、附属医院等。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10个,其中,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共建省级科研平台13个,市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1个。近五年,获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72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219项,开展横向技术合作课题100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9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5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项,其中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