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产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前十的有:南方医科大学(A+,全国排名第一)、首都医科大学(A+)、南京中医药大学(A)、福建医科大学(A)、浙江中医药大学(A)、山西医科大学(A)、安徽医科大学(A)、温州医科大学(A)、哈尔滨医科大学(A)、遵义医科大学(A)。
还有哪些助产学专业排名比较好的院校值得推荐呢?详见如下全国排行榜。
二、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
在最新的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一共有45所学校上榜。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地区 | 专业名称 | 评级 |
---|---|---|---|---|
1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 | 助产学 | A+ |
2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助产学 | A+ |
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 | 助产学 | A |
4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州 | 助产学 | A |
5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杭州 | 助产学 | A |
6 | 山西医科大学 | 太原 | 助产学 | A |
7 | 安徽医科大学 | 合肥 | 助产学 | A |
8 | 温州医科大学 | 温州 | 助产学 | A |
9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哈尔滨 | 助产学 | A |
10 | 遵义医科大学 | 遵义 | 助产学 | A |
11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州 | 助产学 | B+ |
12 | 河北医科大学 | 石家庄 | 助产学 | B+ |
13 | 徐州医科大学 | 徐州 | 助产学 | B+ |
1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 | 助产学 | B+ |
15 | 滨州医学院 | 滨州 | 助产学 | B+ |
16 | 新乡医学院 | 新乡 | 助产学 | B+ |
17 | 华北理工大学 | 唐山 | 助产学 | B+ |
18 | 大连大学 | 大连 | 助产学 | B+ |
19 | 汕头大学 | 汕头 | 助产学 | B+ |
20 | 广西医科大学 | 南宁 | 助产学 | B+ |
... | ||||
36 | 西安医学院 | 西安 | 助产学 | B |
37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哈尔滨 | 助产学 | B |
38 | 承德医学院 | 承德 | 助产学 | B |
39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上海 | 助产学 | B |
40 | 甘肃医学院 | 平凉 | 助产学 | B |
41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长春 | 助产学 | B |
42 | 济宁医学院 | 济宁 | 助产学 | B |
43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呼和浩特 | 助产学 | B |
44 | 台州学院 | 台州 | 助产学 | B |
45 | 南昌医学院 | 南昌 | 助产学 | B |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推荐的都是在助产学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好就业的大学!具体开设助产学专业学校有哪些?完整的院校名单以及具体排名情况,详见: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三、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较好的大学简介
1、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评级A+。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医科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评级A。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A类),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3、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1名,评级B+。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2021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4、蚌埠医科大学
蚌埠医科大学助产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8名,评级B。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