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前十的有:北京师范大学(A+,全国排名第一)、北京大学(A+)、华南师范大学(A+)、华东师范大学(A)、清华大学(A)、浙江大学(A)、陕西师范大学(A)、华中师范大学(A)、西南大学(A)、中山大学(B+)。
还有哪些心理学专业排名比较好的院校值得推荐呢?详见如下全国排行榜。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
在最新的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一共有40所学校上榜。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地区 | 专业名称 | 评级 |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心理学 | A+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心理学 | A+ |
3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 | 心理学 | A |
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心理学 | A |
5 | 清华大学 | 北京 | 心理学 | A |
6 | 浙江大学 | 杭州 | 心理学 | A |
7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 | 心理学 | A |
8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 | 心理学 | A |
8 | 西南大学 | 重庆 | 心理学 | A |
10 | 中山大学 | 广州 | 心理学 | B+ |
11 | 复旦大学 | 上海 | 心理学 | B+ |
12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心理学 | B+ |
13 | 武汉大学 | 武汉 | 心理学 | B+ |
14 | 深圳大学 | 深圳 | 心理学 | B+ |
15 | 东北师范大学 | 长春 | 心理学 | B+ |
16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州 | 心理学 | B+ |
17 | 山东师范大学 | 济南 | 心理学 | B+ |
18 | 湖南师范大学 | 长沙 | 心理学 | B+ |
19 | 江西师范大学 | 南昌 | 心理学 | B+ |
20 | 四川师范大学 | 成都 | 心理学 | B+ |
20 | 辽宁师范大学 | 大连 | 心理学 | B+ |
22 | 安徽师范大学 | 芜湖 | 心理学 | B+ |
23 | 河北师范大学 | 石家庄 | 心理学 | B+ |
24 | 新乡医学院 | 新乡 | 心理学 | B+ |
25 | 西北师范大学 | 兰州 | 心理学 | B |
26 | 曲阜师范大学 | 济宁 | 心理学 | B |
27 | 河南师范大学 | 新乡 | 心理学 | B |
28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呼和浩特 | 心理学 | B |
28 | 信阳师范大学 | 信阳 | 心理学 | B |
30 | 闽南师范大学 | 漳州 | 心理学 | B |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推荐的都是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好就业的大学!具体开设心理学专业学校有哪些?完整的院校名单以及具体排名情况,详见: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较好的大学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评级A+。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的全国重点大学。它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同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评级A。
华南师范大学办学史可溯源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创建的两广师范学堂和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建校史则始于1933年创办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学校革命传统深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复兴民族”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林砺儒、何杰、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校校长。吴三立、高觉敷、王鹤清、盛叙功、王越、阮镜清、黄友谋、郭大力、熊大仁、罗倬汉、饶宗颐、潘炯华、罗浚、叶述武、叶佩华、汪德亮、李镜池、李匡武、康白情、朱勃、刘颂豪、孙儒泳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校执教。建校90年来,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岭南,笃志树人,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
3.中山大学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0名,评级B+。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4.西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5名,评级B。
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2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2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