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 > 专业排名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年最新上榜的大学有哪些)

更新:2024-09-27 11:44:00 赶考猫

一、旅游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十的有:中山大学(A+,全国排名第一)、南开大学(A+)、云南大学(A+)、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A+)、厦门大学(A+)、复旦大学(A+)、华南理工大学(A+)、暨南大学(A+)、西南财经大学(A+)、四川大学(A+)。

旅游管理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排名:哪个学校实力最强?

还有哪些旅游管理专业排名比较好的院校值得推荐呢?详见如下全国排行榜。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

在最新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一共有261所学校上榜。

全国排名院校名称地区专业名称评级
1中山大学广州旅游管理A+
2南开大学天津旅游管理A+
3云南大学昆明旅游管理A+
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旅游管理A+
5厦门大学厦门旅游管理A+
6复旦大学上海旅游管理A+
7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旅游管理A+
8暨南大学广州旅游管理A+
9西南财经大学成都旅游管理A+
10四川大学成都旅游管理A+
11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旅游管理A
1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旅游管理A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旅游管理A
14海南大学海口旅游管理A
15郑州大学郑州旅游管理A
16湖北大学武汉旅游管理A
17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旅游管理A
18浙江工商大学杭州旅游管理A
19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旅游管理A
20河南大学开封旅游管理A
...
252长春大学长春旅游管理B
253闽南师范大学漳州旅游管理B
254南昌师范学院南昌旅游管理B
255山东女子学院济南旅游管理B
256山西大同大学大同旅游管理B
257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旅游管理B
258盐城工学院盐城旅游管理B
259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旅游管理B
260河西学院张掖旅游管理B
261伊犁师范大学伊宁旅游管理B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推荐的都是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好就业的大学!具体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学校有哪些?完整的院校名单以及具体排名情况,详见: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较好的大学简介

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评级A+。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追求卓越品格和爱国奋斗精神。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1名,评级A。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53名,评级B+。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优先立项建设单位。

4、惠州学院

惠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57名,评级B。

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为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秉承“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训,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东江流域重要的人才摇篮。  学校占地近2500亩,馆藏图书(含电子文献)达446.61万册(件),面向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现有专任教师1175名,其中教授107名、副教授274名;博士545名,博士占比46.38%;特聘院士2名;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28名,省优秀教学团队、高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同美、日、俄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专业3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二等奖近20项;获国家级省级以上优质课程近100门;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3个,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70余个;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2012-2022年)总榜单前300”中,居全国第220位、广东省第10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广东省第1位。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中,居全国第26位、广东省第2位。  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现有省重点学科6个,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2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院士平台2个、省级平台9个),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6个。近5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 862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31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 1.02 亿元;获国内外专利授权 419件(含中国发明专利 147件、国外专利授权5件),实现专利转化 37 件;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 15 项;举办大型国际、国内会议17场。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近5年与 142 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承担社会委托项目 502 项,获经费1.04亿元;组建 48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企业与乡村振兴,3人获得“广东省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称号;学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5余件,其中 3 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8 件获市领导批示;开设科普课堂342场,为3万余名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服务地方继续教育培训逾21万人次,组建惠州交响乐团、传承与推广“龙门农民画”,引领支撑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学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立足惠州、融入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