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信息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前十的有:北京大学(A+,全国排名第一)、同济大学(A+)、浙江大学(A)、华中科技大学(A)、南方科技大学(A)、中南大学(A)、东南大学(B+)、哈尔滨工业大学(B+)、华中农业大学(B+)、南方医科大学(B+)。
还有哪些生物信息学专业排名比较好的院校值得推荐呢?详见如下全国排行榜。
二、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
在最新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一共有31所学校上榜。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地区 | 专业名称 | 评级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生物信息学 | A+ |
2 | 同济大学 | 上海 | 生物信息学 | A+ |
3 | 浙江大学 | 杭州 | 生物信息学 | A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 | 生物信息学 | A |
5 | 南方科技大学 | 深圳 | 生物信息学 | A |
6 | 中南大学 | 长沙 | 生物信息学 | A |
7 | 东南大学 | 南京 | 生物信息学 | B+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生物信息学 | B+ |
9 | 华中农业大学 | 武汉 | 生物信息学 | B+ |
10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11 | 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 | 生物信息学 | B+ |
12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13 | 兰州大学 | 兰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14 | 河南大学 | 开封 | 生物信息学 | B+ |
15 | 苏州大学 | 苏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16 | 河北大学 | 保定 | 生物信息学 | B+ |
17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哈尔滨 | 生物信息学 | B+ |
18 | 郑州大学 | 郑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19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生物信息学 | B |
20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 | 生物信息学 | B | ... |
22 | 中国医科大学 | 沈阳 | 生物信息学 | B |
23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深圳 | 生物信息学 | B |
24 | 湖北大学 | 武汉 | 生物信息学 | B |
25 | 安徽医科大学 | 合肥 | 生物信息学 | B |
26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27 | 徐州医科大学 | 徐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28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州 | 生物信息学 | B |
29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生物信息学 | B |
30 | 湖南农业大学 | 长沙 | 生物信息学 | B |
31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济南 | 生物信息学 | B |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推荐的都是在生物信息学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好就业的大学!具体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学校有哪些?完整的院校名单以及具体排名情况,详见: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三、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较好的大学简介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评级A+。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2、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评级A。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931901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8.2万册。截至2022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5821人、国际学生5123人、教职工9746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4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3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3、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7名,评级B+。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4、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9名,评级B。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