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答疑

外语成绩好怎么填志愿?4大成才途径分享

更新:2024-04-30 15:05:00 赶考猫

对于外语能力突出、勇于挑战自我、乐于尝试新事物、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并且愿意成为跨文化沟通桥梁的准高三毕业生来说,怎么填志愿?如何选择合适的成才平台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4大途径,让你的外语优势在未来发光发热!

c54ca5b694363cff1de5b0760dd51303_3015045477665.jpg

途径一: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国内传统大学相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目前,中外合作项目有很多,总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模式。

    1、中外合办的大学,如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培养方案由双方制订,师资力量较为国际化,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比率较高。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外合作大学相应专业的学位。

    2、中外合办的学院,如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西南大学西塔学院等。师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由中外合作的两所大学共同参与完成,培养国际化人才。

    3、中外合办的专业,如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办传播学、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拥有合作办学的两所高校的教育资源,实行双语教学。学生在国内高校学习2至3年后,可选择去国外合办的大学学习1至2年。

要注意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本科培养上主要有“2+2”“3+1”“4+0”等模式,考生既可选择到国外合作的大学或专业学习一定时间,也可四年均在国内就读。另外,并不是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后学生都能获得双方大学文凭,具体学历证书授予方式以当年学校招生章程为准。

途径二:港澳高校内地招生

港澳高校国际化的教育体系较为明显,教学形式新颖多样,同时较多院系采用全英文授课,所采用的教材基本是全球业界前沿原汁原味的英文版本。在此求学,学生可以感受文化碰撞交融、多元并包,体验不同的求学经历。

目前,在内地招生的港澳高校一共有21所,其中香港高校15所、澳门高校6所。在招生方式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珠海学院3所高校采用统招方式,由各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公布招生计划、统一安排考生填报志愿、统一实行录取。其他港澳高校,采用独立招生方式。被香港独立招生院校其中一所高校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统一招生录取;被澳门独立招生院校录取,则不会影响考生填报内地高校,如果考生同时被澳门高校及内地大学录取,考生可自行决定在澳门或在内地就读。

途径三:“涉外”专业或培养项目

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香饽饽”,也成为高校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校开设有“涉外”专业或涉外培养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如北京语言大学开设的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通过“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培养储备国际公务员和全球治理人才。再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语言人才”项目,也是为服务国家需求和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

一般来说,除了专门的“涉外”专业,如涉外警务专业、涉外护理专业外,专业名称中带“国际”或专业方向中带“国际”的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汉语国际教育、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等,也都带有“涉外”色彩,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途径四:英语/小语种专业招生

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可施展所长的舞台和机会越来越大。

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外语类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门类下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在招生时,除英语外,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意大利语等是开设较多的外语专业。外语类专业招生时一般都有语种要求,部分高校要求考生要参加外语口试,还有部分高校有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考生报考时需注意。

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还是港澳高校,亦或是外语类专业或“涉外”专业,对于外语有优势的考生来说,多种选择下总有适合自己的。既然具备外语这项优势,不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助力自己未来更好地成长!

相关推荐:

2024中外合作大学排名一览表(港中大位居榜首)

面向内地招生的港澳高校有哪些?(附招生高校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