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计划

东华理工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更新:2024-11-03 14:35:18 赶考猫

2024年东华理工大学在安徽招生吗?今年东华理工大学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东华理工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东华理工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东华理工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东华理工大学在安徽一共招生36个专业,共计划录取231人。

一、东华理工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历史类:市场营销(计划数8人)、财务管理(计划数8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8人)、会计学(计划数3人)等一共4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7人。

2、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划数7人)、自动化(计划数7人)、电子信息类(计划数7人)、核工程类(计划数8人)、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计划数6人)等一共32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04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东华理工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东华理工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类(南昌校区;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核工程类(南昌校区;含: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8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南昌校区)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测控技术与仪器(南昌校区)8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南昌校区)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环境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土木类(南昌校区;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1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地球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南昌校区)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地球探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机械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复合材料与工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南昌校区)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人工智能(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网络空间安全(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测绘工程(南昌校区)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应用化学(南昌校区)8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勘查技术与工程(南昌校区)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遥感科学与技术(南昌校区)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南昌校区)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南昌校区)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南昌校区;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昆士兰大学缴纳约24万元/年人民币学费)3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资源勘查工程(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南昌校区;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昆士兰大学缴纳约24万元/年人民币学费)3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市场营销(第一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三年在南昌校区就读)8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财务管理(第一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三年在南昌校区就读)8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一年在抚州校区就读,后三年在南昌校区就读)8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会计学(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南昌校区;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东华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为英语,采取2+2模式(国内2年澳大利亚2年》,四年均须向东华理工大学缴付相应普通类本科生学费,第三、第四年须向迪肯大学缴纳约20万元/年(人民币》的学费)3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年均科研经费达2.8亿元,总量位列全国170位以内,稳居全省前列。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际(地区)科技合作重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