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安徽招生吗?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安徽一共招生21个专业,共计划录取62人。
一、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历史类:新闻学(计划数2人)、广播电视学(计划数2人)、广告学(计划数3人)、翻译(计划数3人)、广播电视编导(计划数2人)等一共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8人。
2、物理类:传播学(计划数3人)、广告学(计划数2人)、汉语言(计划数2人)、跨境电子商务(计划数2人)、公共关系学(计划数2人)等一共1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44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中国传媒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中国传媒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传播学(典情分析方向) | 3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广告学(计算广告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跨境电子商务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公共关系学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字媒体技术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广播电视工程(智能视听技术方向)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智能装备与系统(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方向)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联网工程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海南国际学院)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海南国际学院) | 4 | 化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新闻学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广播电视学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广告学 | 3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翻译(只招英语语种考生;须口试合格) | 3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艺术管理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 | 2 | 政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2018年,学校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五年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强化政治建设和政治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各方面;秉持“系统治理、创新图强”,在国内率先推出本科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研究生教育、“破五唯”评价体系等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持续深化人事人才制度、科研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对学校进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结构性全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