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广西招生吗?今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广西一共招生8个专业,共计划录取60人。
一、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数3人)、大数据与会计(计划数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3人)、工商企业管理(计划数2人)、电子商务(计划数5人)等一共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0人。
2、历史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划数3人)、大数据与会计(计划数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3人)、工商企业管理(计划数2人)、电子商务(计划数5人)等一共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0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大数据与会计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工商企业管理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电子商务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旅游管理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大数据与会计 | 3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工商企业管理 | 2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电子商务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旅游管理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4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5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在校生1.5万人。现有普通高职、“3+2”本科对口贯通培养、成人本科等办学层次。设有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设计与表演系、艺术与设计系、国际贸易系、财经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等教学机构。紧紧围绕泰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民族服装与饰品、时尚表演与传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运营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32个专业。拥有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国际贸易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服装设计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3+2”专本对口贯通培养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管理”等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和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智慧商贸高水平专业群”被立项为“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服装设计专业群”“现代商务专业群”等被确立为省级品牌专业群。《服装结构设计》《移动电子商务》等几十门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自立自强、拼搏奉献”山服精神,按照“明确一个目标、树牢三个坚持、强化四大支撑”的办学思路,即围绕“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服装名校”的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坚持特色办学,坚持校城融合,依靠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效的治理能力、一流的办学条件、和谐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服装名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65%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占30%以上。先后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等多项全国全省大型赛事,参加了2018年央视春晚演出、“泰山国际登山节”民族服装展演等大型活动。学院在岱银集团、泰山玻纤、泰开集团、联想集团等100余家知名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就业基地,开设了“岱银”“中兴”等多家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以上。积极面向退役士兵、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