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计划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更新:2024-12-26 08:05:05 赶考猫

2024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招生吗?今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一共招生31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38人。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信息与计算科学(计划数3人)、应用物理学(计划数3人)、机械工程(计划数13人)、智能制造工程(计划数2人)、测控技术与仪器(计划数3人)等一共27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24人。

2、历史类:法学(计划数3人)、社会工作(计划数2人)、外国语言文学类(计划数4人)、行政管理(计划数3人)、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数2人)等一共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4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信息与计算科学(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应用物理学(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械工程(在保定办学)1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测控技术与仪器(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能源与动力工程(在保定办学)10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储能科学与工程(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氢能科学与工程(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保定办学)15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在保定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在保定办学)5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器人工程(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软件工程(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智能科学与技术(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网络空间安全(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在保定办学,包含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11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经济学(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保定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程造价(在保定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会计学(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业工程(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械工程(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国家专项计划,在保定办学)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期间不分专业,预科期间的综合考察成绩合格后,转入正式专业)7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法学(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社会工作(在保定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外国语言文学类(在保定办学,包含专业:英语,翻译,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4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行政管理(在保定办学)3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期间不分专业,预科期间的综合考察成绩合格后,转入正式专业)2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聚力打造战略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4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十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4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30余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