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安徽招生吗?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安徽一共招生24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52人。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历史类:经济学(计划数2人)、会计学(计划数2人)、汉语言文学(计划数3人)、英语(计划数2人)、俄语(计划数5人)等一共6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8人。
2、物理类:经济学(计划数2人)、英语(计划数2人)、会计学(计划数3人)、金融学(计划数2人)、计算机类(计划数15人)等一共21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34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经济学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英语(外语语种须为英语)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会计学 | 3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金融学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类(含: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 | 6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石油工程 | 16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安全工程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7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油气储运工程 | 6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统计学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资源勘查工程 | 1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化学工程 | 7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10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9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工程 | 6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 | 化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经济学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会计学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 | 3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英语(外语语种须为英语)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俄语 | 5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政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区现有在校生约7500人。校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面向自治区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和“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了“双一流”学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依托对口支援“19+1”共建平台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紧缺专业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本科专业24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5门。校区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校区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近1/3留在新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