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吗?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黑龙江招生的!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在黑龙江一共招生20个专业,共计划录取46人。
一、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
物理类:经济学类(计划数1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划数3人)、会计学(计划数1人)、工科试验班(计划数9人)、数学类(计划数2人)等一共20个专业,共计划招收46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华南理工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3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会计学 | 1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智慧土木与数字建造)包含智能建造、土木工程、水务工程、工程管理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运输)包含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包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理学类(包含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类(包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生物材料) | 4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类(创新班)包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生物材料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类(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工程(创新班)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类(包含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创新班)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软件工程(第12年级6850元/生·学年、第3、4年级16000元/生·学年)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化工与制药类(包含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轻工类(包含轻化工程、资源环境科学)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建筑学(入学后需加试素描、只招收有报考建筑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城乡规划(只招收有报考建筑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临床医学(只招收有报考医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 | 1 | 化学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