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更新:2024-11-05 17:40:41 赶考猫

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招生吗?今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青岛理工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一共招生48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68人。

一、青岛理工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城乡规划(计划数4人)、风景园林(计划数4人)、经济学(计划数3人)、会计学(计划数2人)、财务管理(计划数2人)等一共42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47人。

2、历史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2人)、社会工作(计划数3人)、英语(计划数2人)、日语(计划数2人)、网络与新媒体(计划数4人)等一共9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1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青岛理工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青岛理工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城乡规划(在北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风景园林(在北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经济学(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会计学(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财务管理(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国际商务(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建筑学(在北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程管理(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程造价(在黄岛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供应链管理(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业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数学与应用数学(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应用物理学(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统计学(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程力学(在黄岛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车辆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新能源汽车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测控技术与仪器(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器人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软件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5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网络空间安全(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土木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6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建造(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交通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环境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环境科学(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环保设备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安全工程(在黄岛校区办学)4化学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国际经济与贸易(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社会工作(在黄岛校区办学)3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英语(在黄岛校区办学,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日语(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网络与新媒体(在黄岛校区办学)4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市场营销(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会计学(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财务管理(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国际商务(在黄岛校区办学)2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青岛理工大学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

学校坚守初心使命,建校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6万名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始终位列省内高校前茅;服务国家战略,一批攻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原列车、C919大飞机、北京冬奥会、探月工程、天问一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助推山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胶东国际机场、沿海高铁、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