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广西招生吗?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上海交通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广西一共招生10个专业,共计划录取41人。
一、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电子信息类(计划数2人)、人工智能(计划数3人)、经济管理试验班(计划数2人)、工科试验班类(计划数24人)、理科试验班类(计划数2人)等一共9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9人。
2、历史类:法学试验班(计划数2人)等一共1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上海交通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上海交通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含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 | 3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和商务管理),含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类(机电类)(包含专业:机械类,航空航天工程,智慧能源工程,可持续能源,含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双学士学位项目.8月可自愿申请参加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提前分流选拔.) | 4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类,生物医学工程,8月可自愿申请参加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提前分流选拔.) | 10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理科试验班类(含致远,吴文俊,李政道班,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金融学(含金融学,计算机双学士学位项目)(含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类(钱学森工程科学试点班,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含机械动力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科学与工程(徐祖耀荣誉班)(含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1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类(海洋学院)(国家专项计划,包含专业:海洋科学(物理海洋与观测技术) | 1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类(国家专项计划,包含专业:机械类,海洋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智慧能源工程,可持续能源,健康科学与技术,含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9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1 | 化学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法学试验班(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法学,含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 2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