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想要报考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53分,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365分、历史类300分。因此,今年广西考生至少需要达到30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今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30分以上(或位次102058名左右)才能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专科批预估要得360分以上(或位次166951名左右)才能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2、2025年广西高考【历史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50分以上(或位次30353名左右)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专科批预估要得300分以上(或位次106043名左右)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近三年在广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专业组106)(12105)((学校所在地天津市。咨询电话02228776099)) | 广西 | 专科 | 365/166951 | 200 |
2023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12105)((理20文5)(学校所在地天津市。)) | 广西 | 专科 | 336/160873 | 180 |
2022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12105)((理21文4)(学校所在地天津市。咨询电话02228776099、28776655)) | 广西 | 专科 | 324/158371 | 180 |
2、【文史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专业组107)(12105)((学校所在地天津市。咨询电话02228776099)) | 广西 | 专科 | 300/106043 | 200 |
2023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12105)((理20文5)(学校所在地天津市。)) | 广西 | 专科 | 419/61534 | 180 |
2022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12105)((理21文4)(学校所在地天津市。咨询电话022-28776099、28776655)) | 广西 | 专科 | 409/60686 | 180 |
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其前身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始建于1985年的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与原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合并组建,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隶属于天津市政府。2015年11月,被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被纳入天津市“双一流”大学建设体系,明确建设目标“到2030年,力争成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获批“202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批准招生,构建起“中高本硕”有效衔接的人才贯通培养体系;2019-2021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对学校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经验报道近300次。
经过30余年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的办学特色。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级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学校拓展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韩国、柬埔寨、泰国、印尼、古巴、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获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获批工信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试点示范”,获“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称号,设立天津市首个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西机电工程学院。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近年来,成功实施大火箭、五七二〇工厂、沈飞集团、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乐、大众变速器、菲尼克斯、GF、麦格纳、CSIP、森精机机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尔等重大产教协同育人项目100余期,定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000余人;与大众、荣程、麒麟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共建“碳中和应用技术与职业创新研究院”“天津金属材料与质量管理工程产业学院”“天津国产化信息平台信创产业学院”“中德大众双动力职业培训学院”“中德奥林会展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学校系统构建“政产学研资用”六元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学校获批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津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累计注册企业342家,完成产值逾3.9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