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甘肃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27 14:41:36 赶考猫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甘肃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6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浙江大学(公办)、同济大学(公办)、南开大学(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8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3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3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浙江大学634 / 1499本科公办
2同济大学634 / 1499本科公办
3南开大学633 / 1578本科公办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33 / 1578本科公办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32 / 1652本科公办
6武汉大学632 / 1652本科公办
7北京理工大学631 / 1742本科公办
8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31 / 1742本科公办
9厦门大学630 / 1820本科公办
10吉林大学630 / 1820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78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同济大学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

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威海校区传承哈工大“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扎实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双创”工作中,涌现出全国样板支部、山东省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评工信部部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山东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优秀成果。谭忆秋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于长军同志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获评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钱宏亮教授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威海校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积极推进有组织的科研,稳步推进车船海等特色学科建设。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威海市政府共建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拥有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与综合保障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9个。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28项。

相关推荐:

甘肃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