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新高考考生想要报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556分、文科555分。因此,今年河南考生至少需要达到55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今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河南新高考【理科】考生本一批预估要得550分以上(或位次65558名左右)才能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2025年河南新高考【文科】考生本一批预估要得550分以上(或位次10923名左右)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近三年在河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56/65558 | 511 |
202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38/87738 | 514 |
2022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63/44297 | 509 |
2、【文史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55/10923 | 521 |
202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77/10636 | 547 |
2022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565)((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语种。鉴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所有专业录取均参考外语单科成绩各专业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90分及以上。对高考外语口试及听力不做单独要求。)) | 河南 | 本一 | 539/16183 | 527 |
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打造区域国别、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两个校级科研平台。设有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区域国别高等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旅游研究院、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近4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7个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翻译协会、北京漫画学会、北京旅游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阿拉伯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