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4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38分、439分、440分、441分、442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甘肃高考4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4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北师范大学(公办)、河西学院(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兰州交通大学(公办)、兰州财经大学(公办)、福建农林大学(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潍坊学院(公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办)、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4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35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西北师范大学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2 | 河西学院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北师范大学 | 441 / 59009 | 本科 | 公办 |
4 | 兰州交通大学 | 439 / 59971 | 本科 | 公办 |
5 | 兰州财经大学 | 435 / 61895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福建农林大学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2 | 广西师范大学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3 | 潍坊学院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4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5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6 | 桂林旅游学院 | 443 / 58031 | 本科 | 公办 |
7 | 西华师范大学 | 442 / 58499 | 本科 | 公办 |
8 | 湖南科技大学 | 440 / 59512 | 本科 | 公办 |
9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439 / 59971 | 本科 | 公办 |
10 | 西昌学院 | 437 / 60962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33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4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2727人。专任教师1775人,正高职称35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9%。拥有特聘院士2人,在聘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06人;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时代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2、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称“天津外大” “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学校6万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交、外贸、新闻、财经、法律事务、教育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学校已与韩国顺天乡大学、凤凰卫视美洲台建立海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在全国多种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3、西昌学院
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应用办学源远流长,实践育人特色鲜明。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学校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被增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受援高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现有安宁、邛海两个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5.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1亿元,纸质图书250.66万册,数字资源量1036.97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8365人。
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是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全州县处级干部的50%、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70%、高层次农牧人才的80%、水电和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人员的85%均毕业于西昌学院。近年来,围绕地方人才需求,依托“四川省彝汉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四川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等平台,为地方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