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青海新高考4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5 16:16:16 赶考猫

2025年青海新高考物理类40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03分、404分、405分、406分、407分的青海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青海新高考4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青海高考4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考生40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青海大学(公办)、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公办)、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公办)、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公办)、青海师范大学(公办)、山东科技大学(公办)、西南科技大学(公办)、江西财经大学(公办)、集美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外/港澳)。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青海物理类4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9所)

以下为2024年青海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0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0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青海大学400 / 9440本一公办
2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398 / 9670本一公办
3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398 / 9670本一公办
4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预科班)398 / 9670本一公办
5青海师范大学384 / 11486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山东科技大学408 / 8471本一公办
2西南科技大学408 / 8471本一公办
3江西财经大学407 / 8588本一公办
4集美大学(民族预科班)406 / 8705本一公办
5西交利物浦大学405 / 8832本一中外/港澳
6长春理工大学405 / 8832本一公办
7三峡大学(民族预科班)402 / 9195本一公办
8中国人民警察大学401 / 9338本一公办
9天津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400 / 9440本一公办
10石家庄铁道大学400 / 9440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3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青海物理类4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关怀下,形成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单位的“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格局,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2、青海师范大学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合作学校大力推进宽领域、多渠道的国内与国际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建立“团队式”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马来西亚伊德里斯教育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交流、科研合作共享等活动,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跨越。

3、江西财经大学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政经济学院(简称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多数校友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组长陆俊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饶立新,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蔡自力,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王晓峰,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菊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小平、罗小云,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海南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荣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胡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董仚生,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主任艾俊涛等优秀党政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原党委书记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等知名学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