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山西新高考46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6 13:02:59 赶考猫

2025年山西新高考物理类46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63分、464分、465分、466分、467分的山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山西新高考46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山西高考4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考生4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山西师范大学(公办)、太原工业学院(公办)、山西财经大学(公办)、山西农业大学(软件类)(公办)、山西能源学院(公办)、云南师范大学(公办)、无锡学院(B)(公办)、宁波工程学院(B)(公办)、唐山学院(B)(公办)、临沂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山西物理类4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81所)

以下为2024年山西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6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山西师范大学468 / 66752本二A公办
2太原工业学院466 / 68094本二A公办
3山西财经大学465 / 68745本二A公办
4山西农业大学(软件类)461 / 71413本二A公办
5山西能源学院461 / 71413本二A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云南师范大学468 / 66752本二A公办
2无锡学院(B)468 / 66752本二B公办
3宁波工程学院(B)468 / 66752本二B公办
4唐山学院(B)468 / 66752本二B公办
5临沂大学468 / 66752本二A公办
6云南农业大学468 / 66752本二A公办
7佛山大学465 / 68745本二A公办
8福建农林大学464 / 69377本二A公办
9山东政法学院461 / 71413本二A公办
10河南工业大学(B)460 / 72104本二B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81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山西物理类4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从临汾迁址太原。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本硕博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山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建设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进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学校科研实力逐年提升。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和86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上/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300余项,资助经费3亿余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0余篇,自然科学发表SCI收录论文1100余篇,33项成果转化取得收益。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科学技术奖、山西省人文社科奖/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200余项。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团队11个。

2、无锡学院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无锡、融入产业、面向区域、服务发展”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无锡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聚焦特色鲜明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人民满意的无锡大学开拓奋进!(2024年4月更新)

3、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厚植“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设有23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生2.5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4个,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占招生专业的54.8%。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福建“四大经济”发展需求,扎实推进数字赋能、生物技术赋能和工程技术赋能“四新”建设,构建以德为先、五育并举、面向未来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组建了未来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海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7个新型学院,新增智慧农业等17个“四新”专业。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成300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七次捧得“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优胜杯”,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30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近代农教先驱严家显、著名园艺学家李来荣、著名农学家卢浩然和周可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林业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张建国、植物病毒学家谢联辉院士、“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院士、“杉木之父”俞新妥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形成了极具农林特色的“耕牛拓荒、骏马争先、蜜蜂勤勉、青松顽强、小草奉献”的“五种品格”精神,成为培养和塑造优秀农林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