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高考55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成绩在553分、554分、555分、556分、557分的山东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山东高考55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东考生55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康复大学(公办)、山东师范大学(公办)、青岛大学(公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办)、山东财经大学(公办)、中央美术学院(公办)、河南大学(公办)、深圳技术大学(公办)、南京财经大学(公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外/港澳)。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山东55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8所)
以下为2024年山东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5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康复大学 | 557 / 64649 | 1段 | 公办 |
2 | 山东师范大学 | 550 / 75434 | 1段 | 公办 |
3 | 青岛大学 | 548 / 78668 | 1段 | 公办 |
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544 / 85150 | 2段 | 公办 |
5 | 山东财经大学 | 538 / 96491 | 1段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中央美术学院 | 558 / 63742 | 1段 | 公办 |
2 | 河南大学 | 558 / 63946 | 1段 | 公办 |
3 | 深圳技术大学 | 558 / 63300 | 1段 | 公办 |
4 | 南京财经大学 | 558 / 63999 | 1段 | 公办 |
5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558 / 63469 | 1段 | 中外/港澳 |
6 | 北方工业大学 | 558 / 64548 | 1段 | 公办 |
7 | 湖南大学 | 555 / 68585 | 1段 | 公办 |
8 | 大连海事大学 | 554 / 69300 | 1段 | 公办 |
9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553 / 71694 | 1段 | 公办 |
10 | 中国矿业大学 | 552 / 72602 | 1段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38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山东55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 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了226人和807人。
2、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2022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8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2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300余人。
3、北方工业大学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和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力推进“双创”建设,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入驻团队93个,先后获评“京西创新创业基地”“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五年来,本科生年均2000人次以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1/3的毕业生升学深造,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6%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长,1000名研究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