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新高考考生想要报考淮北师范大学,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25分、文科502分。因此,今年云南考生至少需要达到42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淮北师范大学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淮北师范大学
今年淮北师范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云南新高考【理科】考生本二批预估要得420分以上(或位次101542名左右)才能上淮北师范大学。
2、2025年云南新高考【文科】考生本二批预估要得500分以上(或位次34063名左右)被淮北师范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淮北师范大学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淮北师范大学近三年在云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淮北师范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淮北师范大学(3409)(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云南 | 本二 | 425/101542 | 420 |
2023 | 淮北师范大学(3409)(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云南 | 本二 | 480/50871 | 405 |
2022 | 淮北师范大学(3409)(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云南 | 本二 | 511/42380 | 430 |
2、【文史类】淮北师范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淮北师范大学(3409)(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云南 | 本二 | 502/34063 | 480 |
2023 | 淮北师范大学(3409)((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云南 | 本二 | 531/13393 | 465 |
2022 | 淮北师范大学(3409)(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云南 | 本二 | 577/11424 | 505 |
三、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示范性项目(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10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1个安徽省“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一流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拥有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3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3个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1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8门省级线上线下等形式精品开放课程。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分中心,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校智库。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3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其中省级特等奖6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