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57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68分、569分、570分、571分、572分的江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江西高考57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西物理类考生57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江西财经大学(公办)、南昌大学(公办)、江西师范大学(公办)、华东交通大学(公办)、江西财经大学(公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陕西师范大学(公办)、辽宁大学(公办)、江苏大学(公办)、长安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江西物理类5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34所)
以下为2024年江西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7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江西财经大学 | 570 / 25415 | 本科 | 公办 |
2 | 南昌大学 | 569 / 26129 | 本科 | 公办 |
3 | 江西师范大学 | 569 / 26326 | 本科 | 公办 |
4 | 华东交通大学 | 569 / 26249 | 本科 | 公办 |
5 | 江西财经大学 | 567 / 27052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573 / 23553 | 本科 | 公办 |
2 | 陕西师范大学 | 573 / 23455 | 本科 | 公办 |
3 | 辽宁大学 | 573 / 23792 | 本科 | 公办 |
4 | 江苏大学 | 573 / 23663 | 本科 | 公办 |
5 | 长安大学 | 573 / 23458 | 本科 | 公办 |
6 | 西南交通大学 | 572 / 24474 | 本科 | 公办 |
7 | 中国矿业大学 | 571 / 24537 | 本科 | 公办 |
8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68 / 26399 | 本科 | 公办 |
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567 / 27082 | 本科 | 公办 |
10 | 河北工业大学 | 566 / 27884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43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江西物理类5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迈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力量再凝聚,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另在南京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814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800人、硕博研究生约786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480人,交换生约450人。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