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新高考历史类4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438分、439分、440分、441分、442分的青海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青海高考4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历史类考生4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青海大学(公办)、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藏汉双语授课)(公办)、青海师范大学(公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办)、青海理工学院(公办)、攀枝花学院(公办)、西安财经大学(公办)、长春师范大学(公办)、白城师范学院(公办)、西安工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青海历史类4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62所)
以下为2024年青海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青海大学 | 443 / 2850 | 本一 | 公办 |
2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藏汉双语授课) | 442 / 2901 | 专科 | 公办 |
3 | 青海师范大学 | 441 / 2945 | 本一 | 公办 |
4 | 青海民族大学 | 430 / 3497 | 本一 | 公办 |
5 | 青海理工学院 | 424 / 3846 | 本一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攀枝花学院 | 443 / 2850 | 本一 | 公办 |
2 | 西安财经大学 | 443 / 2850 | 本一 | 公办 |
3 | 长春师范大学 | 443 / 2850 | 本一 | 公办 |
4 | 白城师范学院 | 443 / 2850 | 本一 | 公办 |
5 | 西安工业大学 | 442 / 2901 | 本一 | 公办 |
6 | 内江师范学院 | 442 / 2901 | 本一 | 公办 |
7 | 三峡大学 | 439 / 3039 | 本一 | 公办 |
8 | 川北医学院 | 439 / 3039 | 本一 | 公办 |
9 | 河海大学 | 438 / 3087 | 本一 | 公办 |
10 | 烟台大学 | 438 / 3087 | 本一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6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青海历史类4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青海师范大学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平台现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藏汉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被授牌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基地”。建有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实验室、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青海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培训中心、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等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及“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2个教学学院,2个国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和1个省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化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史类本科专业19个,占比为32%,理工类本科专业35个,占比为58%,体育艺术类本科专业6个,占比10%,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现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青海理工学院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青海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也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依托青海大学办学,共享青海大学的师资、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资源。学院秉承青海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和“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托青大、规范办学、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院设置有18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四大学科,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