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江西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3 12:49:04 赶考猫

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50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03分、504分、505分、506分、507分的江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江西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江西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西物理类考生50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南昌工程学院(公办)、南昌师范学院(公办)、宜春学院(公办)、赣南师范大学(公办)、华东交通大学(公办)、三峡大学(公办)、河南工业大学(公办)、湖州师范学院(公办)、淮阴工学院(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江西物理类5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38所)

以下为2024年江西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南昌工程学院508 / 77838本科公办
2南昌师范学院508 / 77954本科公办
3宜春学院508 / 78236本科公办
4赣南师范大学506 / 80112本科公办
5华东交通大学502 / 84648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三峡大学508 / 78178本科公办
2河南工业大学508 / 77340本科公办
3湖州师范学院508 / 77826本科公办
4淮阴工学院508 / 77324本科公办
5安徽师范大学506 / 80035本科公办
6辽宁师范大学506 / 79743本科公办
7重庆中医药学院505 / 81512本科公办
8福建农林大学504 / 81954本科公办
9广西师范大学503 / 83287本科公办
10哈尔滨医科大学501 / 85510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738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江西物理类5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2、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智库,10个其他省级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智库,8个大连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基地,10个其他市级研究和学术活动基地,3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普基地、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辽金史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2684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委托项目一级课题1项;获国自然理论物理专项连续5年高强度资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获批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534部;发表论文11858篇,在Science子刊和Nature子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SCI收录1849篇,SSCI收录230篇;获授权专利481项;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获韬奋出版奖1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1项,省哲学社科成果奖79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青年科技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项7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签订“四技”合同259项;咨政建议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1项,1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3、重庆中医药学院

重庆中医药学院前身为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创办的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重庆市中医学校。2001年重庆市中医学校整体并入重庆医科大学,组建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23年以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主要办学基础,充分整合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全市中医药教学科研优质资源组建重庆中医药学院,于6月6日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设置,6月30日揭牌,同年9月2日招生办学。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约1.4亿元、纸质藏书51万册,直属附属医院12家,拟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20余家,中药类实践教学基地50个。拥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7个。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建共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拥有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药)1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中药资源学)1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1个,校级实验平台5个,为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相关推荐:

江西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