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广西高考57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29 11:57:01 赶考猫

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57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73分、574分、575分、576分、577分的广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广西高考57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广西高考57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西物理类考生57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广西医科大学(公办)、广西大学(公办)、广西大学(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广西医科大学(公办)、东华大学(公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办)、西北大学(公办)、深圳技术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广西物理类57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6所)

以下为2024年广西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7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广西医科大学576 / 14696本科公办
2广西大学569 / 17385本科公办
3广西大学566 / 18603本科公办
4广西师范大学566 / 18603本科公办
5广西医科大学565 / 19063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东华大学578 / 13998本科公办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78 / 13998本科公办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78 / 13998本科公办
4西北大学578 / 13998本科公办
5深圳技术大学578 / 13998本科公办
6厦门大学577 / 14341本科公办
7四川大学576 / 14696本科公办
8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575 / 15077本科公办
9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573 / 15823本科公办
10北京外国语大学571 / 16565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06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广西物理类57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广西医科大学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南宁-五象校区(在建)和玉林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教职工3346人,其中,专任教师2436人,具有博士学位1234人,占比50.66%;正高职称835人,占比34.28%;副高职称959人,占比39.37%;硕士生导师1539人,博士生导师35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7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杰出人才1名,广西八桂学者11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6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学校现有在校各类学生6115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840人,研究生9697人(全日制研究生5873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824人),高职高专生7641人,中职生5484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611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9884人。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2个国家。

2、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直属附属医院、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3、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已与境外270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4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牵头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属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批建设,成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3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专业、6个博士专业,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71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推荐:

2024广西高考物理类一分一段排名表(最新位次查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