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高考理科560分左右(558分、559分、560分、561分、562分)算什么水平?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在内蒙古有哪些好的本科大学值得560分理科考生报考推荐?
一、内蒙古高考560分(理科)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4年内蒙古考生理科56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省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合作)(省外)、中央财经大学(省外)、中南大学(省外)、南昌大学(中外合作)(省外)。
二:内蒙古理科5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55所)
以下“2024年内蒙古高考5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参考的是2023年及往年各大高校在内蒙古理科招生和录取的数据,由于各个大学专业录取分数不一样,数据比较复杂,只列出了部分院校,2024年的考生可前往“模拟填报志愿”系统进行更准确的查询。
1、2024内蒙古理科56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外院校推荐)
排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563 / 4555 | 本一A | 公办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561 / 4764 | 本一A | 公办 |
3 | 中央财经大学 | 561 / 4764 | 本一A | 公办 |
4 | 中南大学 | 561 / 4764 | 本一A | 公办 |
5 |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 | 559 / 5000 | 本一A | 公办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 | 558 / 5099 | 本一B | 公办 |
7 | 华中科技大学(B) | 556 / 5321 | 本一B | 公办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556 / 5321 | 本一A | 公办 |
9 | 福建医科大学 | 556 / 5321 | 本一A | 公办 |
10 |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 555 / 5442 | 本一A | 公办 |
查看内蒙古560分可上院校(55所)完整数据请进入: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以上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理科录取线都在560分左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内蒙古理科5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部分):
1、中央财经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77人,硕士研究生5663人,博士研究生882人,外国留学生611人,成人教育学生3007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3个,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5本、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12本。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国家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共建“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金融学+英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实施“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高起点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和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研基地,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