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想要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612分、历史类588分。因此,今年广东考生至少需要达到58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大连理工大学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610分以上(或位次15196名左右)才能上大连理工大学。
2、2025年广东高考【历史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580分以上(或位次4705名左右)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大连理工大学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大连理工大学近三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大连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组203)(10141) | 广东 | 本科 | 612/15196 | 442 |
2023 |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组204)(10141) | 广东 | 本科 | 616/16929 | 439 |
2022 |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组207)(10141) | 广东 | 本科 | 607/17441 | 445 |
2、【文史类】大连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组201)(10141) | 广东 | 本科 | 588/4705 | 428 |
三、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社会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6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2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63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3项、优秀奖14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7个平台267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6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构建了完备的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校园一卡通已实现“卡、码、脸”多渠道认证与消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