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甘肃高考51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27 13:20:56 赶考猫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甘肃高考51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5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5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北民族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上海师范大学(公办)、江西理工大学(公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5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45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西北民族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2西北师范大学517 / 26392本科公办
3西北师范大学515 / 27121本科公办
4西北师范大学514 / 27515本科公办
5西北师范大学511 / 28609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哈尔滨医科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2上海师范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3江西理工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4河南财经政法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5四川外国语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6山西医科大学518 / 26006本科公办
7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15 / 27121本科公办
8大连海事大学515 / 27121本科公办
9上海外国语大学513 / 27874本科公办
10中央民族大学513 / 27874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44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5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1个冲击“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其中5个为上海高校Ⅲ类高峰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上海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上海市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6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6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3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3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全国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1项(分册主编)、二等奖6项(主要编者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副主编);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本;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1项。

2、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3、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西藏未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9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538人,硕士研究生6354人,博士研究生729人,国际学生473人。2019年起我校学生已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项目金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张颖惠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4万余名。

相关推荐:

甘肃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