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61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608分、609分、610分、611分、612分的安徽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安徽高考61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历史类考生61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安徽大学(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大连理工大学(公办)、重庆大学(公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中国农业大学(公办)、西南交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安徽历史类6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33所)
以下为2024年安徽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1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1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607 / 2769 | 本科 | 公办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598 / 3875 | 本科 | 公办 |
3 | 安徽大学 | 596 / 4045 | 本科 | 公办 |
4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591 / 4732 | 本科 | 公办 |
5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589 / 5022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612 / 2274 | 本科 | 公办 |
2 | 重庆大学 | 609 / 2513 | 本科 | 公办 |
3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609 / 2554 | 本科 | 公办 |
4 | 中国农业大学 | 608 / 2617 | 本科 | 公办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608 / 2659 | 本科 | 公办 |
6 | 厦门大学 | 607 / 2772 | 本科 | 公办 |
7 | 河海大学 | 607 / 2704 | 本科 | 公办 |
8 | 暨南大学 | 606 / 2800 | 本科 | 公办 |
9 | 江南大学 | 605 / 3000 | 本科 | 公办 |
10 | 东华大学 | 605 / 2983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3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安徽历史类6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3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42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7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523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6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2、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109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有组织科研范式,系统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拥有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保障国家水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在水旱灾害防御、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智慧水利建设、新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紧密结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南水电开发、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管理,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科研项目,实现一系列引领性、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产出。2010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0余项。
3、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949人,其中本科生31027人,研究生15922人,在校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15762人。学校校园文化多元共融,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