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3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313分、314分、315分、316分、317分的安徽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安徽高考31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历史类考生3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公办)、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办)、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公办)、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安徽历史类3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9所)
以下为2024年安徽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3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 318 / 110467 | 专科 | 公办 |
2 |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317 / 110753 | 专科 | 公办 |
3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315 / 111321 | 专科 | 公办 |
4 |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 315 / 111434 | 专科 | 公办 |
5 |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 311 / 112667 | 专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 318 / 110440 | 专科 | 公办 |
2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 318 / 110292 | 专科 | 公办 |
3 |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17 / 110638 | 专科 | 公办 |
4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17 / 110579 | 专科 | 公办 |
5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316 / 110888 | 专科 | 公办 |
6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 316 / 110921 | 专科 | 公办 |
7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315 / 111430 | 专科 | 公办 |
8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314 / 111772 | 专科 | 公办 |
9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 312 / 112310 | 专科 | 民办 |
10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 310 / 112686 | 专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9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安徽历史类3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秉承“明德、强能、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大力倡导“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教风,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风,让全体学生都能实现毕业就能就业、上岗就能上手,个个成才、人人出彩。
2、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安徽省林业局,是我省唯一一所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52年,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坐落于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依山面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为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省直文明单位,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面对新时代,学院将继续秉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立德为本,特色发展,学有所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生态文明建设伟大使命,厚植绿色人才培育沃土。
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有“殷商之源”之称的商丘市。学校是2001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国务院批准的“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试点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河南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教育厅首批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努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促进“产学研创”紧密对接,尤其是做好农林牧类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物流管理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机电类专业等优势专业与我省、我市农业、物流业、汽车装备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对接,在融入发展、服务发展中做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围绕新兴产业链开设专业,延展实习实训广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经济社发展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