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考63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成绩在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的北京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北京高考63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北京考生63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北京交通大学(公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办)、中央民族大学(公办)、中央民族大学(公办)、北京交通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重庆大学(公办)、武汉大学(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湖南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北京6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60所)
以下为2024年北京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3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3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北京交通大学 | 629 / 5925 | 本科 | 公办 |
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28 / 6085 | 本科 | 公办 |
3 | 中央民族大学 | 627 / 6215 | 本科 | 公办 |
4 | 中央民族大学 | 626 / 6380 | 本科 | 公办 |
5 | 北京交通大学 | 625 / 6546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中南大学 | 633 / 5307 | 本科 | 公办 |
2 | 重庆大学 | 632 / 5467 | 本科 | 公办 |
3 | 武汉大学 | 629 / 5925 | 本科 | 公办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29 / 5925 | 本科 | 公办 |
5 | 湖南大学 | 628 / 6085 | 本科 | 公办 |
6 | 大连理工大学 | 627 / 6215 | 本科 | 公办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627 / 6215 | 本科 | 公办 |
8 | 四川大学 | 626 / 6380 | 本科 | 公办 |
9 | 西安交通大学 | 625 / 6546 | 本科 | 公办 |
10 | 湖南大学 | 625 / 6546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6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北京6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2、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8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3、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4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3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4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2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14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2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4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6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