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新高考物理类47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的青海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青海高考47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考生47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公办)、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公办)、北京化工大学(公办)、北京工业大学(公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吉林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北京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青海物理类47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8所)
以下为2024年青海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7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 | 451 / 4543 | 本一 | 公办 |
2 | 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 | 450 / 4632 | 本一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北京化工大学 | 473 / 3143 | 本一 | 公办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473 / 3143 | 本一 | 公办 |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73 / 3143 | 本一 | 公办 |
4 | 吉林大学(民族预科班) | 472 / 3212 | 本一 | 公办 |
5 | 北京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 | 472 / 3212 | 本一 | 公办 |
6 | 河海大学 | 471 / 3259 | 本一 | 公办 |
7 | 中南大学(民族预科班) | 469 / 3376 | 本一 | 公办 |
8 | 华中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 | 469 / 3376 | 本一 | 公办 |
9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特色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 | 465 / 3626 | 本一 | 公办 |
10 | 兰州大学(民族班) | 465 / 3626 | 本一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78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青海物理类47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青海师范大学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文体 学校深入挖掘根植青海大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新青海精神,建有“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和“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创编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话剧《永怀之歌》,喜获第六届全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形成了“一院一馆一剧”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载体和校园文化品牌。高原体育运动教育训练特色突出,文学院学生李春秀勇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体育学院学生切阳什姐喜获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尹顺金同学力摘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赛金牌。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先后18次获得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冠军和3次CUBA亚军,1次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和2次亚军,1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军和2次季军,并夺得2010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运动会冠军和2017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季军,是一支享誉全国高校的篮球运动劲旅,为国家和青海省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4银6铜,全省8金11银10铜,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1项,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3项。
2、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264人,其中教授240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4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6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152人。
3、中南大学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31个,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研究机构数17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1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含特等奖、创新团队奖)18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