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四川新高考53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7 15:37:19 赶考猫

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53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四川新高考535分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四川高考5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5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公办)、成都大学(中外合作)(公办)、西南科技大学(公办)、温州大学(公办)、云南师范大学(公办)、重庆医科大学(公办)、温州医科大学(公办)、浙江科技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5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5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3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四川轻化工大学536 / 87003本二公办
2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534 / 89526本二公办
3西华大学(宜宾校区)533 / 90739本二公办
4成都大学(中外合作)533 / 90739本二公办
5西南科技大学530 / 94628本二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温州大学538 / 84610本二公办
2云南师范大学538 / 84610本二公办
3重庆医科大学537 / 85806本二公办
4温州医科大学537 / 85806本二公办
5浙江科技大学537 / 85806本二公办
6河北科技大学537 / 85806本二公办
7河北医科大学536 / 87003本二公办
8上海体育大学535 / 88281本二公办
9江苏师范大学533 / 90739本二公办
10浙江传媒学院532 / 92017本二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05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5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合作交流。学校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单位;与四川省教育厅、应急管理厅共建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共建城市灾害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研究院”;与四川省住建厅共建消防工程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食品领域合作。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成学校首个海外校区,推进本科“3+1”和硕士“1.5+1.5”双学位项目等,与易三仓大学联合招收泰国及其它东盟国家的优秀学生来校学习;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深化校际合作,联合推进中文本科“2+2”双学位项目,共同为印度尼西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文+”复合型人才。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交换、人才联合培养、学术科研合作等活动。

2、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先后孕育3所本科院校,2011年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举办温州肯恩大学,2016年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温州商学院,2021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  学校现有茶山和学院路2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学校产权占地面积1973.43亩、校舍面积10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7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3.31万册、电子图书190.7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77个。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4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12人(博士1007人,占66.60%)。拥有全职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引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8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1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省首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教书育人模范。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2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生态学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入选省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发布部门:党校办 发布时间:2024年3月

3、浙江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2022年成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始终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国际化总体水平居浙江省硕博授权高校第3位,位列中国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前50强。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是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院校。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境)外的150所高校(机构)签订各类合作交流项目近200项,建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海外孔子学院2所。学校中德合作办学具有厚重历史和独特优势,先后执行中德省州、两国政府级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德国总理默克尔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对学校中德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伍尔夫曾亲访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