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新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的云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云南高考5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物理类考生52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昆明医科大学(公办)、云南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公办)、云南中医药大学(公办)、昆明学院(医学类专业)(公办)、云南师范大学(公办)、浙江工商大学(公办)、浙江工商大学(预科)(公办)、贵州大学(公办)、北京化工大学(预科)(公办)、宁波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云南物理类52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13所)
以下为2024年云南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2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昆明医科大学 | 528 / 34935 | 本一 | 公办 |
2 | 云南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523 / 37518 | 本一 | 公办 |
3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522 / 38020 | 本一 | 公办 |
4 | 昆明学院(医学类专业) | 521 / 38526 | 本二 | 公办 |
5 | 云南师范大学 | 520 / 39054 | 本一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浙江工商大学 | 528 / 34935 | 本一 | 公办 |
2 | 浙江工商大学(预科) | 528 / 34935 | 本一 | 公办 |
3 | 贵州大学 | 528 / 34935 | 本一 | 公办 |
4 | 北京化工大学(预科) | 526 / 35957 | 本一 | 公办 |
5 | 宁波大学 | 526 / 35957 | 本一 | 公办 |
6 | 北京体育大学(中外合作) | 525 / 36476 | 本一 | 公办 |
7 | 华南农业大学 | 523 / 37518 | 本一 | 公办 |
8 | 山东师范大学 | 522 / 38020 | 本一 | 公办 |
9 | 陆军军医大学 | 520 / 39054 | 本一 | 公办 |
10 | 天津工业大学 | 520 / 39054 | 本一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1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云南物理类52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学校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4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3、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聚焦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等动力源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研究院、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新型外设科研机构,持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中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共建创新联合体。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10余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