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新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依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在广东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广东考生(物理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96-666分左右才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者位次排在30060-1394名左右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广东考生(历史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626分左右才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者位次排在999名左右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物理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666 / 1394 | 439 |
20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649 / 4191 | 439 |
20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96 / 30060 | - |
20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654 / 1623 | 445 |
20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93 / 26860 | 538 |
20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661 / 1384 | 432 |
20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587 / 32913 | -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附2:【历史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626 / 999 | 433 |
20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605 / 1258 | 437 |
202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617 / 1214 | 448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广东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全球视野,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200余所境外一流大学、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工程教育联盟等大学联盟,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中德先进制造创新平台”“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相关推荐: